泰国,这个旅游业占GDP比重高达五分之一的国家,每年吸引着上千万名外国游客。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曾经荒凉的泰国热门旅游胜地如今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然而,在这熙熙攘攘的游客中,一群被称为“乞讨客”的人群又悄然现身。
所谓“乞讨客”,这一称谓源于“背包客”。如果“背包客”通常指那些通过徒步或其他经济方式进行独立旅行的游客,那么“乞讨客”则是这一群体中的极端代表。他们的旅行方式几乎已经变成了“流浪”,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简单的旅行。这些人看似四处游历,却往往以乞讨为生,与传统印象中城市街头的乞丐或拾荒者有所不同。他们虽然经常举着乞讨的标牌,但却不乏身边携带昂贵的相机或智能手机,显然他们并非一时的困境使然,而是将乞讨作为一种长期的谋生手段。
展开剩余86%那么,是什么促使这种现象的出现呢?我们从芭提雅这一地标性的旅游城市说起。芭提雅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渔村,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因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驻扎,这里逐渐成为了美军的基地。随着美国大兵的到来,芭提雅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色情行业。对于这些远离家乡的美国士兵来说,战地的压抑与孤独催生了“享乐主义”——今天尽情享乐,明天不知生死。在这一背景下,西方游客成了当地商贩眼中的“财神”,年轻女性通过提供身体换取美元,成为了普遍现象。
虽然越战结束后,美军撤离,但他们对芭提雅的美丽海滩和热情女孩的留恋依然未曾消退。许多人将这里的生活体验传扬四方,吸引了更多西方游客的涌入。芭提雅的名气也因而继续扩展,成为了“东方夏威夷”,而泰国政府则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这一产业,将芭提雅定为经济特区,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
从经济层面看,泰国的物价相对低廉,特别是在交通、住宿和餐饮方面,比欧美的海滨度假胜地更加实惠。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西方人来说,泰国无疑是一个“超值的替代选择”。在这里,很多原本无法在西方国家过上优渥生活的普通人甚至贫困人群,能够在当地体会到“贵族般”的待遇。泰国物价与西方收入水平的差距,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降维适配”。
文化上,泰国充满神秘的宗教和艺术形式,迎合了许多西方游客的好奇心。再加上由于历史遗留的种种因素,许多泰国人也习惯性地把白人视为富人,甚至一些泰国女性也试图通过与西方男性恋爱或结婚来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这些原因使得泰国成为了西方退休男性的理想定居地,他们可以在这里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泰国,许多西方男性在这里寻找短期伴侣或长期伴侣,而这也催生了“租妻”这一产业。通过各种经纪公司,西方游客可以轻松租到符合自己要求的泰国女性,通常这些女性会根据年龄、外貌、学历等因素进行分类,价格也因人而异,租期可以从几天到几年不等。
随着“租妻”产业的兴起,这一现象并不只局限于芭提雅,已经扩展到整个泰国。无论是街头的情侣,还是那些走在一起的泰国女性与西方男性,十有八九都存在这种经济合作关系。对于那些在本国生活条件有限的男性来说,泰国成了一个让他们能够轻松找到伴侣并享受尊重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被当做“金主”尊敬,但也有另一面,许多泰国女性为了金钱和更好的生活,会频繁变换伴侣,甚至脚踩两只船。
然而,乞讨的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更多的困境。许多“乞讨客”曾依赖西方白人男性的资助,但当资金链断裂后,他们依然希望能够维持这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泰国的物价低廉使得他们能够通过乞讨继续生存,而且不必担心过于艰难的生活。他们甚至可以在不工作、没有固定收入的情况下,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这些乞讨者通常会在游客聚集的地方摆出“护照丢失”的字牌,借此获得帮助。初时,游客们可能会认为他们真的是遭遇了不幸,因此慷慨解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发现这一现象越来越普遍,并且有些乞讨者通过社交平台将自己“求助”的过程拍摄上传,以此来吸引更多关注和捐款,甚至成为了网红。
这一行为引发了泰国本地人和游客的反感。许多人认为,这些乞讨者不仅没有为当地带来任何经济价值,反而占用了资源并造成了治安隐患。事实上,乞讨在泰国是违法的,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警力,但这种行为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一些极端的乞讨者甚至故意毁掉自己的护照,使得政府无法驱逐他们,成为“无身份”的流浪者,最终在泰国“非法生存”。
尽管这一行为普遍受到批评,为什么这些“乞讨客”还能继续在泰国生存呢?或许正是因为乞讨旅行的方式被某些人看作是“勇敢”和“浪漫”的象征。一些乞讨者会将自己打造成“现代吟游诗人”,以这种形象赢得人们的同情和资助。对于一些路人来说,资助这些乞讨客不仅是出于对异乡人的同情,也是投射自己理想化的“流浪生活”。
然而,这样的做法也引发了不少反对声音。一些理性的人认为,乞讨客的行为其实是在“情绪勒索”,他们并非真正有困难,而是在利用他人的善良谋取个人享乐。对于旅游者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应该量力而行,避免借助他人善意的施舍来维持“理想化”的流浪生活。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群体的存在,也看清了他们真实的目的。乞讨客们在泰国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而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民众对这一现象的厌恶情绪也愈加浓厚。
面对这种情况,泰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27年将旅游业的GDP占比提高至25%以上。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动和一些发达国家的衰退,泰国可能会迎来更多通过乞讨方式“逃避”现实的外国游客。这不仅会给当地带来资源压力,还可能引发种族、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
发布于:天津市明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