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帮你改写一下,保持每段原意不变,同时加些细节丰富内容:
---
我一直以为德国人的生活一定很幸福,想象中家家户户开着宝马、奔驰豪车,生活优渥无忧。然而,当我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与他们深入接触后才发现,德国人的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般潇洒,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中国人自在。
德国,作为世界知名的工业强国和发达国家,表面上看起来国民富裕安定,社会井然有序,但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才发现他们的生活其实并非那么光鲜亮丽。德国汉堡和不莱梅是我经常去的城市,每次去我都会尽量和当地人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虽然无法说完全了解德国人,但至少比起那些浅尝辄止的游客,我体验得更真实、更细致。很多时候,德国人的生活令我感到惋惜,甚至心生同情。
展开剩余87%2016年,我在德国停留时间最长,足足两个半月。那段时间的生活经历,让我对德国社会的印象复杂而深刻。现实和网上那些光鲜的描述有很大差别,生活的真实面貌远比表面复杂。那年,我们的船只在德国进行维修。
修船,对于船员来说,是最不愿意面对的工作。尤其是在中国修船,累得几乎都能减肥。中国的工人们干活时,总喜欢拉上船员帮忙,尽管工作本无关我们,但他们为了轻松完成任务,硬是要拉我们“下水”陪工,体现了中国工人朴实又团结的工作方式。可是在德国,这完全不同。德国的修船工人上船后,完全自己干活,船员们几乎没什么参与的余地,他们既不需要我们的帮忙,也不希望我们在旁边“监督”。整个维修过程对许多人来说,就像在德国度假一样轻松,甚至有同事选择直接住在当地的酒店。
那次在德国,我旅游生活了两个多月,与当地人一起吃喝玩乐,感受他们的生活节奏。这段经历深刻地印在我记忆里,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体验。为了方便出行,我特意向当地居民打听了乘车方式及办理公交卡的流程。
令我惊讶的是,德国的交通费用非常低廉。当地办理一张公交卡,只需充50欧元,一年内可无限次使用公交系统。我起初还以为听错了,50欧元能用上一年?当我看到官方办理说明时,更发现有1欧元乘飞机的票价广告。那一幕让我震惊不已,这样的票价几乎相当于从国内一个省城乘车到另一个省城的费用。
我很喜欢德国人的出行方式。尽管家家户户能买得起宝马车,但他们却普遍选择骑自行车上下班。街头随处可见那些没有上锁的自行车,仿佛无人认领,但事实上这里根本没有盗窃现象。如果这情景放在国内,这些自行车恐怕早已被偷走。
德国人生活节俭,并非他们买不起豪车,而是认为骑自行车既健康又省钱。节俭几乎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一次,我和同事在当地的一个广场玩耍时,偶然看到一个大型跳蚤市场,类似国内的二手市场。不过,德国的二手市场活跃许多,热闹得像集市。当地居民会将家中不再需要但还具价值的旧物品拿去卖或换货,现场由商家估价,然后双方可互换或补差价购买。这些二手物品基本完好无损,远非废品。类似于我们国内的电动车或手机以旧换新。
德国作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这种物资再利用的方式体现了他们节约和环保的生活理念,也反映了社会对资源利用的理性态度。
不过,尽管在这里看到很多优点,我也感受到不少遗憾。德国人能够活到今天,实属不易。
德国人口大约8000多万,虽不到一亿,却普遍享有医保覆盖,可以免费医疗。理论上,这应该是件好事。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德国人多数在感冒生病时并不能真正享受到“免费”。这背后的原因令我困惑。
他们看病不像我们,直接挂号排队看医生。德国人不去医院排队挂号,而是在手机上预约医生,之后只能在家耐心等待。这个等待时间可能长达一周、两周,甚至几个月。最后,家庭医生会亲自上门问诊。若能耐心等待,病情可能已经靠自身免疫慢慢好转。若实在等不了,只能选择私立医院。
德国的公立医院免费,但等待时间极长;私立医院价格昂贵,却可以随时看病,开药,几天就好。这让一个不到一亿人口的国家的医疗效率显得异常缓慢。我觉得德国能发展到今天,也确实经受了不少考验。德国人生活并非如外界想象般幸福。
在德国,我结识了一位德国朋友,他的工作状态让我羡慕不已。每天上班时间非常自由,这在中国企业里很难实现。德国人工作积极,正常工作时间一般在6到8小时之间,到了时间便必须下班。没有强制加班的文化,如果公司逼员工加班,员工可以投诉。自愿加班的员工,公司不仅要支付高额加班费,还需向监管机构申报证明。
在德国,员工若自愿留下加班,老板也必须留下来陪同,没人敢先走。很多公司老板甚至不喜欢员工加班,反而催促你尽快离开办公室。德国人有个习惯:下班后,工作电话很难打通他们。
他们把生活和工作分得很清楚,休息时间绝不会被打扰。即使公司遇到紧急项目,员工休息时间也不会被要求处理工作,否则会引起极大反感。上班期间,德国人工作效率很高,能够提前完成任务便提前下班,没人干涉。比如一个项目给一周时间完成,若两天完成了,剩下的时间可以休息,工资照常发放。
德国工资水平不算高,一名项目经理月薪大约2000到3000欧元,折合人民币1.4万到2.1万元。对德国人来说,这样的收入刚够维持体面生活。在发达国家中,德国工资属于中等偏下。
我航海多年,通过与德国、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同事交流,对比各国收入水平。比如超市收银员,德国月薪约7000元人民币,荷兰7500到8200元,英国约8600元,法国约8000元。银行职员,德国约1.5万元,荷兰2.1万元,英国3万元,法国2万到2.5万元。港口引航员收入最高,德国约4.5万元,荷兰4.9万,英国5.8万,法国5.2万元。虽有差异,但总体显示德国工资在发达国家中略低。
尽管工资不算高,德国工作时间弹性大,工作保障强。员工若被少发工资,可直接向德国工会投诉,工会具有强大执法力,能迅速介入调查,违法的公司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关闭。这样的工会机制保证员工权益得到充分保护。中国也有工会,但实际效果差异很大,希望中国的雇主都能良心对待工人,别恶意拖欠工资。
德国几乎没有失业问题。若真被裁员,公司须支付至少一年失业补助金,每月发放相当于原工资一半的金额。若一年后仍未找到新工作,政府会帮忙安排就业,若员工拒绝则只能领取少量基本生活补助。这也是德国街头几乎见不到流浪汉的原因。
在德国旅游期间,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购物体验。网上许多博主说德国物价便宜且质量可靠,但我走访了11家超市后,并未感觉物价有多低。蔬菜水果价格普遍高于国内,比如西红柿每公斤约16元人民币,葡萄22元。真正便宜的是奶制品和酒。一升纯牛奶约15元,一盒奶酪10元,一罐爱他美奶粉约110元,远低于国内同款产品的270至360元。酒类价格也较低,一瓶12年芝华士140元,而国内售价约210元,且质量真假难辨。
去过德国人家里,我感觉他们的消费水平并不高,购买力不及中国人。生活也缺乏情调,生活单一,没有夜宵文化,也没有酒局。大家下班后大多回家,街上夜晚冷清,难见人群聚集。即使酒店,晚上也稀少人影。周末白天,许多人选择在家休息或
发布于:天津市明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